光明日报 -凯发k8真人体育

重庆大渡口:
钢城蝶变人文“秀带”
光明日报 2024-08-11
作者:本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李 宏

重庆工业博物馆。 熊馨摄

大渡口区心湖公园草坪上,孩子们在嬉戏玩耍。刘映呈摄

休闲赏景的大渡口区市民。 钟戈摄

市民在大渡口公园里打乒乓球。刘映呈摄

俯瞰大渡口公园。解国清摄

美丽的金鳌田园风光。大渡口区文旅委供图

【文化中国行】

午后日头下,重庆的街头蒸腾着热气。顺着街边的步道口走进大渡口公园,成片树荫伴着一阵微风,让人顿感一丝凉爽。

漫步公园环湖小道,总能瞧见亭台廊道下、石桌石凳旁的居民扎堆消闲。循着清脆的声响来到乒乓球桌前,73岁的陈发荣正奋力挥着球拍,与三五球友尽情挥洒汗水。

“公园离我家就三四站公交,只要不下雨,我每天都来这儿打球。”陈发荣停下拍子擦了擦汗说,环境宜人、设施完备的大渡口公园已成为大伙的乐园,“一到傍晚,人就一窝蜂拥进来了,湖面上还有游船,特别热闹”。

推窗即见绿、出门入公园、就近来休闲——这是大渡口区老百姓惬意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当地在全市率先提出建设“人人可享的公园城”。这些年,大渡口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提升至25平方米,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.8%。伴随着“公园城市”的提档升级,大渡口公园也逐步梳理林下空间、更换老旧设施、加强湖泊治水,成为融合“湖境、岸境、城境”的美丽园地,每天都有上万市民游客来休闲游乐。

“这里原本是一片堆积建筑废弃物的边角荒坡,但看江视野极佳,我们就把它利用起来,打造成重庆中心城区为数不多的具有野趣的江边小游园。”来到长江边上的香涛公园,大渡口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张宗伟细数着公园里比比皆是的设计巧思——孩子们喜爱的水帘秋千、四季更换的不同品种花卉、野趣十足的乡野植物……

“1938年,重庆钢铁的前身汉阳铁厂西迁。1965年,为服务好重庆钢铁,大渡口正式设区,成为重庆中心城区最早的六个区之一。新中国第一台机械化锯木机、第一根铁路钢轨便诞生于此。”大渡口区委书记余长明介绍,雄厚的重工业底子为大渡口创造了第一次创业机遇,却也埋下了生态隐患。2011年,重钢完成环保搬迁后,大渡口在经历转型阵痛的同时,也开启了以生态立区的发展之路,逐步由“城中建园”向“园中建城”转型,实现了从工业“锈带”到人文“秀带”的蝶变。

走进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,工业展品打造的主题雕塑,新中国第一代轻型多用途飞机,每一个斑斑锈迹背后都是一段时代的记忆,都是游客秀出工业时尚新风的最好背景。

为保护好宝贵的工业遗存,传承好工业文化、钢城文化,大渡口区近年来对原重钢片区进行整体规划,在保留原有典型工业特征和历史底蕴的建筑物基础上,打造以重庆工业博物馆为核心的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,并于2019年9月开门迎客。

在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的醒目位置,陈列着一台1905年产的8000马力双缸卧式蒸汽机,斑驳的锈迹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年龄。这是中国轧钢工业第一台大型轨梁轧机的原动机,不仅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铁轨的轧制提供了动力,更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。如今,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,与这台蒸汽机一起留在了重庆工业博物馆中。重庆工业博物馆也已跻身重庆四大博物馆之一,让铭刻民族记忆、肩负家国重任的“钢城”精神传承发扬,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打卡。

正值周末夜,位于八桥镇的心湖公园又迎来一大批市民游客。在“花花好市”集市上体验了趣味活动和非遗产品的人群,又纷纷来到“花开的声音”音乐会舞台旁,与现场歌手零距离互动。作为大渡口培育的本土音乐ip,历次“花开的声音”音乐会不仅收获了上千万人次的线上线下观众,还逐渐走出心湖公园,在更多公园、露台等户外场地为市民游客带去现场音乐。

“我们不仅打造音乐ip,牵手重庆民族乐团每周举办‘大师音乐讲座’,还高质量推进建设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落地建设。如今,大渡口越发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‘爱乐之城’。”大渡口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龙晓梅说,充分发展“影视 ”全业态,挖掘“赛博朋克风”老工业基地遗产,利用好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体育资源,大渡口这片人文“秀带”还将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,迸发出更多活力。

(本报记者 张国圣 黄汉鑫 李 宏)

 

网站地图